在这里,你随时可以闻到奇花异草散发出来的清香;在这里,你随处可以看到瓜藤爬上高高的竹林开花、结果;在这里,你时刻可以仰望像大海一样的蓝天……
我们知道音乐大师来自大自然,如果你留心观察,仔细聆听,你就会发现鸟儿发出的啁啾是那么的可爱。我特别羡慕它那清亮的嗓门儿,从不沙哑,永远是那么清脆悦耳,连我最爱听的古筝曲也比不上。晚上,除了能听见夏日里青蛙演奏的晚安曲外,是听不见鸟声的。我常常在想:难道它们也知道辛苦工作了一天的人们需要休息而不再唱了?还是鸟儿晚上也要睡觉?它们是躺着睡的还是蹲着睡的呢?
然而,天快亮时,鸟儿们便开始成群结队地敞开歌喉,催人们早起,这好像成了它们的责任。见大家还不起床,便一首又一首地接着唱。仔细一听,这其中似乎有二重唱、三重唱、大合唱……歌声里既没有唠叨,也没有闹钟一样的催促;有的只是一种无忧无虑,自由自在。想到这儿,我实在忍不住,便急忙爬起来看看这些音乐大师们究竟在哪个角落?它们那张小嘴是怎么唱的?我真希望自己也能变成一只小鸟,那该多好啊!
大自然不仅有着动听的声音,也有着充满灵性的小动物。
两年前的一个暑假,我与表姐在一棵高大的板粟树下玩耍。忽然,一只黑乎乎的东西在扑闪着,我们好奇地凑上前去看。啊!原来是一只受伤的蝙蝠。它有着一个像老鼠一样大小的脑袋,脖子很短,两只小小的耳朵,翅膀比身子要长,右边的翅膀有明显的血迹,生命奄奄一息。为了让蝙蝠能活下来,我们决定将这只可怜的小动物带回家。我和表姐找来了百宝箱。首先,我们用棉签给蝙蝠的伤处涂上消毒水,只听蝙蝠发出一声惨叫。我猜它一定很痛很痛,便小声安慰它:“别怕,别怕,一会儿就好了……”再用另一支棉签帮它涂上止血的万花油。这时,它的眼神充满了疲惫,似乎遭到敌人一路的追杀,终于逃出来,剩下最后一口气,那样子实在令人心疼;接着,我们还小心翼翼地喂给它一些水;最后,为了能让小蝙蝠能安心休养,我们找来一个小纸箱,在纸箱周围我们开了许多的小洞,让这只楚楚可怜的小蝙蝠躺在这个“小窝”里。每隔一会儿,我们都会探进头去观察,看看小蝙蝠的伤势有没有好转,也一边默默地祈祷小蝙蝠可以好起来。
第二天,我们又给蝙蝠上药,喂它喝水,还给它喂了一些小米粥。它的眼睛开始注视着我们,眼神闪着光芒,那小嘴巴一张一合,仿佛在说:“谢谢你们救了我,谢谢你们……”我们暗暗高兴,期待它快点好起来。
第三天,第四天……小蝙蝠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。瞧!它会转身去舔身上的绒毛,翅膀也能微微张开,那动作可爱极了!我感觉它就像我们的一个亲人,而我们就像它的保护神。
到了第七天,奇迹出现了,蝙蝠居然可以在“小窝”里走动了。我们高兴得手舞足蹈,像是庆祝一个隆重的节日。我们连忙端来水,小米粥……忙得不亦乐乎。这是我们最后一次照顾这只小蝙蝠了。毕竟动物终归要回归大自然的。经过商量,我和表姐带着小蝙蝠来到一座小山。我们静静地看着它,它一会儿看着我们,一会儿又朝外看了看。放还是不放呢?这七天的相处,我们和小蝙蝠也有了深厚的感情,特别不忍心分别。一旦分开了,它还会再飞回来吗?可当我想起麻雀妈妈对小麻雀说的话:“失去自由比活着关在笼子里做囚犯更痛苦”。想到这儿,我们毫不犹豫地将小蝙蝠放了出来,谁知它刚开始扑腾了几下,眼睛居然会朝我们这边望了望,似乎在说:“我要走了,感谢你们救了我,我现在要去找妈妈了,我会再回来看你们的!”它显得异常兴奋。它慢慢地起飞了,飞一会儿,停一会儿,好像也舍不得离开我们。不大一会儿,它飞过草地,飞过河流,飞过丛林,越飞越远了……我们拼命招手,大声说:“小蝙蝠,记得要回来看我们哦,我们在这儿等你回来,等你回来……”
小蝙蝠,我们知道你一定会好好地活着!